UDI(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),即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,是依据GS1标准建立的,旨在实现医疗器械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追溯与监管。UDI的解析主要涉及产品标识的静态信息DI(Device Identifier)和生产标识的动态信息PI(Production Identifier)。
UDI解析的关键步骤包括:
识别DI与PI:
DI作为产品标识符,包含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,用以标识医疗器械的静态信息。
PI作为生产标识符,包含生产日期、失效日期、批号或序列号等,用以标识医疗器械的动态信息。
解读GTIN代码结构:
GTIN由厂商识别代码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三部分组成。
分析包装指示符N1,用以区分不同层级的医疗器械产品包装。
厂商识别码由7至10位数值组成,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。
商品项目代码由2至5位数组成,通常由厂商自行编制,应保持无特定含义。
校验码为1位数字,用于验证整个编码的正确性。
解读生产标识信息:
生产日期通过AI(11)应用标识符编制,并与GTIN一同使用。
失效日期同样与GTIN一起使用,标明医疗器械的失效时间。
生产批号是与贸易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,用于产品追溯。
追溯需求分析:
对于需要追溯至批次的器械,通过DI结合PI中的生产日期/有效期和批号实现。
对于需要追溯至单个产品的医疗器械,通过DI结合PI中的生产日期/有效期和序列号实现。
UDI解析的注意事项:
合规性:确保UDI编码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《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基本要求》及相关法规标准。
准确性:在编制DI和PI时,需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无误,尤其是生产日期、失效日期和批号。
可读性:UDI编码应保证清晰可辨,无论是人工阅读还是机器扫描。
安全性:保护UDI数据的安全存储,确保数据在内部系统及与行业上下游共享时的安全。
维护和更新:随着产品信息变更或产品生命周期结束,需及时更新或撤销UDI编码。
设备限制:针对某些医疗设备因尺寸、形状或其他物理限制难以直接标记UDI,需采取合适方法解决。
国际化:若产品在全球销售,需确保UDI编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要求。
在UDI解析过程中,可以利用专业服务平台提供的工具,例如慧铭佳UDI服务平台,它提供DI自动算法工具、一键申报至国家药监局数据库、DI和PI的合规验证等功能,以简化操作流程,提升工作效率。